发布时间 :2025-27-10
数字病理系统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着病理学的实践方式,从常规诊断到远程会诊、AI辅助分析以及药物研发,其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案例将从医院临床诊断、区域医疗协同、制药研发和前沿科研四个不同维度进行分享。
背景:
美国梅奥诊所作为全球顶尖的医疗中心,其病理科每年需要处理海量的切片。传统的显微镜模式面临着存储空间压力、切片查找耗时、以及专家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解决方案与实施:
梅奥诊所很早就开始布局并全面推行数字病理系统。
全切片数字化: 将日常诊断中的活检和组织学切片通过高速扫描仪全部转化为高分辨率的数字图像。
集成实验室信息系统: 数字切片与患者的LIS/HIS系统无缝对接,医生在电脑上即可调阅患者的所有病理资料和历史记录。
部署专业阅片工作站: 为病理医生配备多显示器、高色彩保真度的专业工作站,提供流畅的缩放、平移和图像对比功能。
成效与价值:
诊断效率提升: 病理医生无需在档案室和显微镜之间奔波,一键即可调阅任何历史切片进行对比,大大节省了时间。
远程会诊便捷化: 院内不同院区的专家,甚至不同州的梅奥分院专家,可以同时在线查看同一张切片,进行实时远程会诊,无需邮寄物理切片。
教育与科研赋能: 海量的数字切片库成为住院医师培训和科研的宝贵资源,可以轻松创建教学案例库。
存储与环保: 减少了实体玻片的物理存储空间和相关的管理费用。
背景:
在中国,优质病理医生资源多集中于一线城市和三甲医院,基层医院诊断能力有限。某省为提升全省病理诊断水平,决定由省级医疗中心牵头,建立区域数字病理诊断中心。
解决方案与实施:
“中心-卫星”模式: 以省级三甲医院病理科为核心,连接省内数十家市、县级医院的病理科。
标准化扫描与上传: 为基层医院配备或指定标准的扫描设备,对疑难病例切片进行扫描,并通过安全网络上传至省级平台。
专家集中诊断: 省级中心的病理专家通过平台接收基层上传的病例,进行远程诊断并出具权威报告。
成效与价值:
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基层患者无需长途跋涉,即可获得省级专家的诊断,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缓解了基层医院病理医生短缺和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统一诊断标准: 通过中心专家的审核,促进了全省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和同质化。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疫情期间,该平台保证了病理诊断服务的持续进行,避免了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
背景:
在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中,需要通过对患者组织样本的病理分析来筛选入组患者(如检测PD-L1表达水平)、评估疗效(如计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传统方法耗时长、主观性强,影响研发效率。
解决方案与实施:
罗氏作为同时拥有制药和诊断业务的公司,在其研发中深度整合数字病理和AI算法。
大规模切片数字化: 将临床试验中收集的成千上万张组织切片全部扫描成数字图像。
开发AI算法模型: 与AI公司或内部团队合作,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用于自动识别和量化特定的生物标记物。
集成数据分析: 将AI分析结果与患者的临床数据(如用药反应、生存期)进行关联分析。
成效与价值:
提高分析效率与通量: AI算法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一个需要病理医生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复杂定量分析,极大加快了临床试验进程。
提升数据的客观性与可重复性: AI模型避免了人为主观差异,产生的量化数据更加客观、可重复,有利于更精准地发现药物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发现新洞察: AI能够发现人眼难以识别的复杂形态学模式,可能揭示新的预后或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为新药研发提供新方向。
背景:
TCGA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癌症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多维度数据,全面描绘癌症的分子特征。病理形态学是连接分子变化与临床表型的关键桥梁。
解决方案与实施:
创建海量数字病理库: TCGA项目对收集的超过1万份癌症样本制作了组织切片,并全部进行了高分辨率扫描,向全球科研人员公开。
数据关联与整合: 将每例患者的数字病理图像与其基因组、转录组等分子数据进行精确关联,形成一个多维度的数据库。
鼓励算法开发: 开放的数据策略催生了大量基于TCGA数字病理图像的AI研究,例如预测基因突变、肿瘤分型、患者预后等。
成效与价值:
推动计算病理学发展: TCGA的数字病理库已成为全球计算病理学研究的“黄金标准”数据集。
实现“形态-分子”关联: 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在图像上观察肿瘤的异质性,并将其与特定的基因突变联系起来,深化了对癌症生物学的理解。
赋能精准医疗: 基于这些研究发现,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的诊断工具,实现更精准的患者分层和治疗方案选择。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数字病理系统远不止是“用电脑看片子”,它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对医院: 是提升诊断效率、实现优质资源下沉的工具。
对医生: 是解放生产力、实现精准诊断和便捷协作的平台。
对药企: 是加速研发、做出更优决策的引擎。
对科研: 是发现新知识、连接宏观形态与微观分子的桥梁。
随着5G、云计算和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数字病理系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最终惠及每一位患者。
广州市科之蓝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立在中国广州。十多年来,科之蓝凭借专业的技术与优质的服务、及时响应的售后与商务团队,赢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信任并成为合作伙伴,力在为客户提供国内外一流的科研实验室仪器,助力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各大医院的学术研究。产品和技术覆盖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理化工业科学研究室、动物实验研究室三大主线研究领域。
电话 :
地址 :
电话 :
地址 :
电话 :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