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 sale@coslan.com

Tel : (020)38104418

科之蓝-肺功能呼吸检测

发布时间 :2025-25-09

广州市科之蓝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立在中国广州。十多年来,科之蓝凭借专业的技术与优质的服务、及时响应的售后与商务团队,赢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信任并成为合作伙伴,力在为客户提供国内外一流的科研实验室仪器,助力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各大医院的学术研究。产品和技术覆盖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理化工业科学研究室、动物实验研究室三大主线研究领域。


肺功能检测:洞察呼吸健康的精密技术

肺功能检测(Pulmonary Function Testing, PFT)是一系列用于评估呼吸系统——包括气道、肺实质、胸廓及呼吸肌——功能状态的无创检测技术的总称。它不提供直接的解剖影像,而是精确测量肺部气体交换的容量、流速和效率,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严重度分级、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量化的关键依据。




一、核心检测原理:生理学与物理学的结合

肺功能检测的核心原理基于经典的呼吸力学和气体物理学定律。主要涉及:

  1. 肺容量划分:将肺的总容量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如潮气量(VT)、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残气量(RV)等。这些指标反映了肺部容纳气体的静态能力。

  2. 流体动力学:气体在气道中流动时遵循流体力学的规律。当气道发生狭窄(如哮喘、慢阻肺)时,气流阻力增加,最大呼气流速会显著下降。这是检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基础。

  3. 气体稀释法与体积描记法:用于测量常规呼吸无法测得的残气量(RV) 和肺总量(TLC)。

    • 气体稀释法(如氮冲洗法、氦稀释法):基于气体浓度稀释的原理,主要测量与气道相通的那部分肺容积。在严重气道阻塞患者中,可能低估真实肺容积。

    • 体描箱法:目前的金标准。依据波义耳定律,通过测量受试者在密闭体描箱内进行浅快呼吸时口腔压力和箱内压力的变化,可精确计算出胸腔气量(TGV),不受气道阻塞影响。





二、主要检测技术与方法

一套完整的肺功能检测通常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1. 肺量计检查 - 最基础、最核心的检测
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筛查项目,主要用于评估通气功能。受试者夹住鼻子,通过咬口器连接肺量计进行呼吸。

  • 慢肺活量:平静呼吸后,缓慢地、最大限度地吸满气,再缓慢地、最大限度地呼完气。主要测量肺活量(VC)。

  • 用力呼气动作:深吸气至肺总量(TLC)位后,以最大力量和最快速度爆发式呼气,直至呼尽至残气量(RV)位。此动作产生一条至关重要的流量-容积曲线 和相关的时间-容积曲线。

    • 关键参数:

      • 用力肺活量(FVC):一次最大努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总量。

      •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在FVC测定中,第一秒内呼出的气体量。这是评估气道阻塞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 FEV1/FVC 比值:鉴别通气功能障碍类型的核心指标。比值降低(通常<70%)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慢阻肺、哮喘);FVC显著下降而比值正常或升高,则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纤维化、胸廓畸形)。

2. 肺容量测定
如上文所述,通过体描箱法或气体稀释法测量,获得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FRC) 和残气量(RV)。这对于确诊限制性肺疾病至关重要(TLC降低)。

3. 弥散功能测定
测量一氧化碳从肺泡气转移到红细胞的能力,即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该指标反映了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 原理:受试者吸入含有微量一氧化碳的测试气体,屏气10秒后呼气,仪器分析呼出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减少量。

  • 临床意义:DLCO降低常见于肺气肿(肺泡结构破坏)、间质性肺病(肺泡膜增厚)、肺动脉高压(毛细血管床减少)等。

4. 支气管激发试验与舒张试验
用于评估气道的高反应性和可逆性。

  • 舒张试验:常用于临床诊断。先测定基础肺功能,然后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15-20分钟后重复检测。若FEV1改善率≥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结果为阳性,提示气道阻塞存在可逆性,支持哮喘的诊断。

  • 激发试验:用于不典型哮喘的诊断。让受试者吸入递增浓度的激发剂(如乙酰甲胆碱),观察FEV1下降程度。敏感性高,用于排除哮喘诊断。

三、技术挑战与质量控制

肺功能检测的准确性高度依赖于受试者的配合和操作人员的技术。

  • 挑战:努力依赖性是最大特点。不正确的呼吸方式(如呼气爆发力不足、呼气时间过短、漏气)会直接导致结果失真。

  • 质量控制:现代肺功能仪内置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如检查呼气起始的“外推容积”、呼气时间的持续性等。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能够实时指导、鼓励受试者,并判断测试结果是否满足可接受性和可重复性标准。

四、技术发展趋势

  1. 便携化与家庭监测:便携式肺量计甚至连接智能手机的微型设备,使慢性病患者(如慢阻肺、哮喘)的日常居家监测成为可能,实现疾病的长程管理。

  2. 强迫振荡技术:一种非依赖用力呼气的崭新技术。受试者只需平静呼吸,仪器会施加一个微小的压力振荡,通过分析呼吸阻抗来评估气道功能,尤其适用于儿童、老人等无法完成标准用力呼气动作的人群。

  3. 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利用AI算法自动判断曲线质量、识别异常模式、辅助分型诊断,减少人为误差,提高诊断效率和一致性。

  4. 心肺运动试验:将肺功能与运动负荷结合,综合评估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是评估呼吸困难的“金标准”。



肺功能检测是呼吸病学不可或缺的精密工具,它将复杂的生理功能转化为直观的数据和图形。从简单的筛查到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探索,这项技术始终是临床医生洞察肺部“工作状态”的窗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测正朝着更精准、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发展,继续为全球呼吸系统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我们

  • 广州办事处

    电话 :

    (020)38104418

    地址 :

    广州市天河区金硕一路11号汉银广场4306B房

  • 香港办事处

    电话 :

    00852-26681868

    地址 :

    香港九龙尖沙咀漆咸道南45-51号其士大厦803室

  • 深圳办事处

    电话 :

    0755-26419087

    地址 :

    深圳市龙华区民康路284号东明大厦1623室

留言